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食物浪費加劇氣候變化 全球探索廚余垃圾低碳處理方式

2021-07-21 14:43:28 來源:科技日報

2021年7月19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廚余垃圾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綜述》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下稱“食物浪費”)和廚余垃圾等廢棄物的溫室氣體排放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不可忽視的途徑之一。報告通過對廚余垃圾全生命周期多種處理方式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等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提出需要優先減少前端食物浪費,在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基礎上低碳處理廚余垃圾,應按照“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燒>填埋”順序優化后端處置方式。

食物浪費加劇氣候變化

從前端食物浪費,到后端的廚余垃圾處理,都會產生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食物浪費不僅關乎糧食安全和資源浪費,也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巨大壓力。世界范圍內,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10%與之相關,如何減少食物浪費并妥善處理廚余垃圾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挑戰。

聯合國環境署2021年研究表明預計,中國家庭食物浪費量每年可高達9164萬多噸。據估算,中國每年因食物浪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11億噸,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457億人民幣。2018年,中國的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約為5億噸,廚余垃圾約占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一半,其中約50%的廚余垃圾被填埋處理,約38%進行了焚燒處理。綠色和平無廢城市項目主任劉華表示:每年因食物浪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約11億噸,如果參照2018年中國各省份的碳排放總量,這個數據比每個省份的碳排放總量都要高。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重要的有機廢棄物之一,廚余垃圾的低碳管理,值得研究探索。

全球探索廚余垃圾低碳處理方式

為減少食物浪費、解決日益加劇的廚余垃圾處理難題,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進行多樣化探索,如歐盟不斷完善食物浪費管理法律體系,美國制定了專門的食物廢棄物管理層級,韓國推行廚余垃圾計量收費制度,日本制定了嚴格管控目標降低食物加工鏈條不同環節的廢棄物產生等。

據綠色和平估算,2018年中國生活垃圾產生總量大約為5億噸,廚余垃圾約占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一半。在當前中國廚余垃圾的處理方式中,超50%依靠填埋處理,約38%進行了焚燒處理。近年來中國垃圾填埋處理的占比逐年降低,但中國廚余垃圾處理設施能力總體存在一定缺口,中國廚余垃圾管理走向低碳、可持續的未來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廚余垃圾主要處理方式比例變化

面對嚴峻的廚余垃圾處理現狀,為了進一步防止食物浪費,2021年4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反食品浪費法》。“長期以來,中國的廚余垃圾等廢棄物管理政策相對更注重垃圾后處理,在推動源頭減量、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劉華說,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基于數據進行科學管理和政策評估,推進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和低碳管理是值得重點關注和探索的方向。

中國廚余垃圾低碳管理仍有潛力

報告通過國內外食物廢棄物和廚余垃圾管理與政策案例研究,總結各國在管理創新上值得借鑒的經驗,并聚焦生命周期評價環境管理工具,考察分析了不同廚余垃圾處理模式下的溫室氣體排放、資源能源使用和垃圾資源化利用情況?;跍厥覛怏w排放數據,報告建議按照“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燒>填埋”的順序優化處理模式,發揮多種技術耦合協同作用,實現廚余垃圾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

廚余垃圾處理方式優先級比較

同時,報告還建議建立針對食物浪費和廚余垃圾管理的專題數據庫,設立國家層面食物浪費減量目標,提升“資源化利用”在食物管理層級上的優先級,通過多種財政政策手段激勵垃圾減量、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等,走向“循環經濟”。

7月1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意義,并制定和部署了包括廚余垃圾在內的循環經濟領域的重點工程與行動。劉華說,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在減少食物浪費和廚余垃圾低碳管理上有新的突破,推動循環經濟社會建設,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關鍵詞: 食物浪費 氣候變化 廚余垃圾 低碳處理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