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廣西電網日電量2021年第7次創新高 可持續“常態增長”促電量增長

2021-07-21 13:53:28 來源:科技日報

當前,廣西經濟持續恢復,疊加持續高溫天氣影響,7月13日,廣西電網日電量2021年第7次創新高,達到6.376億千瓦時,較上一次增長1.195%,延續了今年上半年全區用電穩定增長的態勢。

上半年,廣西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連續6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到6月底,達107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4%,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2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1位,兩年平均增速為10.9%,高于廣西“十三五”期間的平均增速2.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兩年平均增速3.3個百分點,用電增長方式從“十三五”期間主要依靠單一產業擴張拉動轉為多產業共同拉動,充分印證廣西經濟回歸可持續“常態增長”,表現更為從容穩健。

可持續“常態增長”促電量增長

用電量與GDP增速高度關聯。據業內人士分析,廣西全社會用電量增長動能主要在于“三企入桂”項目和重大項目竣工投產拉動,電氣化水平提升釋放增長空間,以及消費市場穩步回升,商業用電和居民生活用電持續增長,推動廣西用電增長超預期。

具體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7.4億千瓦時,比2020年上半年增長33.8%,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41%,兩年平均增長18.7%,呈現快速增長。得益于廣西全力推進“一張網”建設,全面提升縣域電網的供電能力,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現代化、電氣化水平的提升,充分釋放用電潛能。據統計,2019年至2020年,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投資263.6億元開展縣域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保障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用電需求,全區70個縣(縣級市)全社會用電同比增長22.6%,高于全區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

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是決定全社會用電增速高低的決定性因素。上半年,廣西第二產業用電量712.3億千瓦時,兩年平均增長12%。廣西冶金、造紙、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處于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擴張周期,工業振興、增產增效系列政策支撐持續激發活力,加之近期鋁錠、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刺激,廣西工業發展保持向好,用電量延續穩定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9.9%,兩年平均增長11.7%。此外,用電量的構成透露出廣西經濟運行的結構變化:高新技術產業用電同比增長74%,增速大幅超過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速,既反映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也顯出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趨勢。

同時,受益于工業振興,實體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第三產業用電量144.9億千瓦時,兩年平均增長12.2%,已恢復至常年平均增長水平。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兩年平均增長15.4%,批發和零售業用電兩年平均增長19%。而隨著商貿活動、群眾出行等恢復正常,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服務業兩年用電平均增速均超過11%,比一季度提高7個百分點,消費需求有效拉動了內需。

答好新形勢下的電力保障考題

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基礎,電量數據的變化體現出廣西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同時也要看到,與經濟平穩發展同步的是,用電量也在持續增長,兩者的邏輯規律是,電力作為發展的基礎,促進了經濟發展;而電力的發展以經濟增長為前提,經濟增長促成了電力的大規模開發與利用,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隨著“三企入桂”項目和重大項目的相繼投產以及“三伏天”的來臨,廣西用電需求呈持續走高態勢。但由于近三年來,新投產的電源大部分集中在風電、光伏等出力波動性大的新能源項目,廣西當前已出現電力供應不足的局面。

“預計7到9月,在持續高溫天氣下,電力供應形勢更加嚴峻,廣西最大負荷達到3100萬千瓦,高峰電力缺口最高將達到400萬千瓦。”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為保障電力供應,廣西在電源端加強電煤儲運和機組運維,緊密研判風電、光伏出力變化趨勢,加強對新能源的預測及調控;在電網端,做好電網運行方式安排,最大限度爭取南方電網公司大平臺支援;在用戶端有序實施錯避峰用電,加強需求側管理,引導企業合理安排生產班次,切實保障用電需求。同時,廣西于近期發布“節約用電 低碳生活”倡議書,呼吁全社會科學、安全、合理、節約用電。

而從長遠考慮,廣西發布了“十四五”規劃建議,其中提到構建多元能源保障體系。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深度開發水電,積極穩步發展核電,適度發展清潔煤電。屆時,廣西將瞄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將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重塑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更加好地服務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韋露 韋海亭 孫藝敏 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

關鍵詞: 廣西電網 日電量 電量增長 高溫天氣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