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智能化改造 武漢經開區智能制造已成企業提質增效重要推力
2021-10-25 20:15:15 來源: 湖北日報
2019年,武漢市啟動“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20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咨詢診斷全覆蓋,推動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作為武漢工業經濟主戰場,武漢經開區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加快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目前已有東風博澤、東風李爾、泛博制動等8家企業獲評武漢市工業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對接企業數量、參加智能化診斷企業數量、新立項智能化改造項目數量、均居全市第一。全區技改投資占比由不足40%提升至55%。
日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武漢經開區,近距離觀察當地智能制造的發展活力和實踐探索。
東風博澤
全自動生產線10秒下線一個電機產品
全自動生產線上,10秒下線一個電機產品,18秒下線一個車門機構產品。在武漢經開區東風博澤汽車系統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已成為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推力。
東風博澤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2015年由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和博澤國際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主要產品包括玻璃升降器、冷卻風扇總成、門系統模塊、搖窗電機、變速箱電機、座椅骨架及零部件等。
“截至目前,東風博澤已累計投入3億元用于智能化改造。”東風博澤副總經理孫翔介紹,2018年10月,東風博澤全球標準化工廠在武漢經開區投入使用。31條產線中,10條已升級為全自動化,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
“生產換線”,讓企業效率大增。在東風博澤工廠內,有兩條并排而立的變速箱電機生產線,它們不僅生產同一種產品,而且生產時長都是16秒。但不同的是,其中一條傳統生產線上,10多位工人同時忙個不停;另一條自動化生產線上,只有機械臂不斷揮動,工人卻寥寥無幾。“傳統生產線對工人要求很高,每班至少需要11個熟練工同時作業,后來我們投資3000多萬新建了自動化產線,可實現24小時不停歇作業,且只需要5個操作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滿足了企業規模化生產的需要。”
持續“上新”的同時,東風博澤還對傳統產線進行“機器換人”。在一條搖窗電機轉子生產線上,2個機器人正快速精準地進行抓取操作。過去,這里需要每班3個工人同時作業才能完成。“機器換人”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更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汽車零部件對產品穩定性要求高,如果靠人工操作,生手與熟手容易出現質量偏差,但機器能很好解決這一問題,只要設定好程序,所有產品都能統一質量。”孫翔表示,未來將加快對切割分揀、取樣檢測等高精度崗位的“機器換人”,推動產品質量全面提升。
智能化改造不僅是對車間硬件設備升級,信息化建設同樣重要。在變速箱電機生產線上,全新的產品追溯功能讓東風博澤嘗到了甜頭。只需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生產時間、生產流程等技術參數就能迅速獲取,為精細化生產奠定基礎。“過去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查找原因十分麻煩,有了追溯系統,哪個環節、哪個時間出現問題,全部一目了然。”
今年4月,在武漢市、武漢經開區經信部門的組織下,多家專業診斷機構走進東風博澤,提供智能化改造診斷服務,這讓企業受益匪淺。孫翔表示,未來兩三年,東風博澤將在產線智能化升級、產品綠色化設計以及節能減排等方面繼續加大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統也在規劃之中,“通過預測、規劃及平衡生產制造的能源需求,減少碳排放,達到‘碳中和’。”
開特股份
三年內升級全部傳統生產線
“借力智能制造,開特股份今年銷售額有望達4億多元,同比增長20%到30%。”10月15日,在湖北開特汽車電子電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海法表示,智能制造帶來的產品質量提升,讓企業獲得了更多客戶的認可。
位于武漢經開區的開特股份,是湖北汽車電子行業“隱形冠軍”,主要產品傳感器、功率模塊、執行器、控制器等在細分市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中溫度傳感器的市場份額在國內排名第一。
2015年,開特股份著手建設智能工廠,對原有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的同時,通過新建高端自動化生產線,購置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智能檢測、智能物流和倉儲等設備,實現從產品設計、制造、檢測、物流倉儲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截至目前,開特股份在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升級方面的投入已超過3000萬元。
在開特股份車間,經過改造的汽車空調模塊自動生產線,只需2名操作工人,每日可生產2100個空調模塊。“改造之前的手工生產線,每日能夠生產1300個空調模塊,工人則需要5到6人。”開特股份技術總負責人李勇介紹,目前公司共有20條空調模塊生產線,已經改造3條,3年內將完成所有生產線的改造。
李勇說,電子行業正朝著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高智能性的方向發展,企業推進智能制造,易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節省材料、能源、設備、人力、時間等。
據介紹,開特股份二期廠房有望在明年啟動,其中將大量引入智能化生產線。鄭海法表示,希望通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將企業打造成為智能化制造的標桿。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通訊員 李正東 汪華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