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前7月惠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長22.8% 增幅居珠三角第2位

2021-09-01 08:51:09 來源:南方日報

雨后天晴,南海之濱。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區,??松梨趶V東惠州乙烯項目、恒力石化(惠州)PTA項目正在加緊施工;在惠東縣,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里塔吊林立、工程車輛穿梭,劍指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在惠陽區,千億級產業園區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現有40多宗項目在建,一座座高標準廠房拔地而起……

工地上的項目建設、車間里的繁忙場景,正是惠州開好局起好步的側影。數據顯示,今年1—7月,惠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116.06億元,增長22.8%,增幅居珠三角第2位。其中,電子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

“2+1”產業保持較快增長

海風徐徐,站在三棵樹公園觀景臺上遠眺,整齊劃一的巨大儲罐,縱橫交錯的管廊映入眼簾。更遠處,萬噸油輪緩緩駛入港口……在這片遠離繁華的大亞灣石化區,萬千工人忙碌其中,項目建設高效進行。

在大亞灣石化區,恒力石化(惠州)PTA項目工地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今年1月還是一片空曠平整的工地上,如今項目主體裝置基礎初見雛形,施工車輛來回穿梭,工人搶抓時間施工。

這是恒力集團在華南地區布局的首個產業項目。預計到明年二季度,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兩條250萬噸/年PTA(PTA即精對苯二甲酸)生產線將在這里投產。在大亞灣石化區,項目建設的熱潮涌動,另一個“巨無霸”石化項目——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也在施工。

總投資100億美元的??松梨诨葜菀蚁╉椖?、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惠州)PTA項目穩步推進,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資均在20億元左右。它們的建設將帶動惠州石化產業鏈向中下游延伸。

當前,大亞灣區正優化產業結構,豐富石化產品種類,提高綜合競爭力。今年4月,中海殼牌SMPO/POD項目竣工投產,助力惠州石化延伸產業鏈,向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高端化工產品;7月,歐德油儲I3地塊石化倉儲項目正式竣工,比預期提前了一個半月……

惠州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當前,惠州正在加快聯動港深莞打造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加強與深圳、廣州、東莞等城市產業規劃對接,加快補鏈、延鏈、強鏈。

在仲愷高新區,創維惠州仲愷數字產業基地、海弘5G智能終端產業園、博實結高精度“北斗定位+物聯網”終端產業園項目、仲愷群益智能制造產業項目(一期)等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這些項目將為仲愷打造惠州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核心引擎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惠州加大資源要素向工業項目聚集力度,持續保障企業穩定生產、項目加快落地建設。一批批項目建設和投產,并不是做簡單的加法,而是補短板、促轉型,助力經濟穩增長、調結構,筑牢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之基。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2.8%,工業投資增速45.2%。其中,惠州“2+1”產業總體保持較快增長,電子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兩年平均增長12.2%;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長6.4%;生命健康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8%。

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惠州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用電量分別增長23.9%、24%,兩年平均增長10.5%、9.1%。

“3+7”工業園區開拓發展新空間

夏日炎炎。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工地上,挖掘機、打樁機、吊車等設備正忙碌運轉。在宇新輕烴綜合利用項目工地上,一期6萬噸/年PBAT先行裝置施工,生產管理樓已封頂,計劃2022年一季度投產。這是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首個產業項目,于2020年12月底動工建設。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是惠州重點打造的7個千億級產業園之一。當前,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突出產業發展導向,圍繞聚合物、電子新材料等產業鏈,高標準、嚴要求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

去年5月,惠州實施工業園區提質增效行動,打造“3+7”工業園區。按照“千億園區,萬億產業”目標,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市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先導區,為打造現代產業集群提供支撐。

一方面,優化提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另一方面,7個縣區對標先進高標準規劃工業園區,與“豐”字交通主框架及帶動組團對接融合,聚力打造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龍門大健康產業園、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7個千億園區。

今年以來,“3+7”工業園區建設加速。數據顯示,上半年“3+7”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投資約70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近六成;“3+7”工業園區起步區、重點區域基本實現5G全覆蓋。

今年3月,在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正威惠州高端銅加工項目正式投產。在這個世界上單體最大的精銅生產車間里,高端銅桿產品整齊地排列著。而在一年前,正威新材料產業園只是一張效果圖……

今年4月,在大亞灣石化區,中海殼牌SMPO/POD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中海殼牌二期項目全面完成。該項目將為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高品質、多元化的生產原料,助力惠州石化產業強鏈補鏈。6月,2021年全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公布,大亞灣開發區連續三年蟬聯第一。

在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正加快打造以中韓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為重點的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在惠城區,東江灣千億產業園的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基礎設施建設火熱開展;在惠陽區,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力爭2025年產值突破500億元……

形成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在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弘科技”)的生產車間,一排排自動化設備井然有序排列,機器運轉,產品迅速組裝成形。從這里生產出來的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產品,將發往世界各地。在2020年全球50大EMS代工廠榜單中,光弘科技排第44位。

今年5月,光弘科技第三智能產業園項目在大亞灣區新興產業園啟動。該智能產業園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億元。這標志著光弘科技向成為全球領先的EMS企業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光弘科技將在此配套全自動貼片生產線、自動測試生產線、智能物流設施等行業領先設備,項目投產后將實現年生產智能手機5000萬臺。屆時,光弘科技在惠州將達到年產智能手機過億臺的規模。

從1995年扎根惠州以來,光弘科技從一家小作坊發展成A股上市公司,客戶分布在消費電子、網絡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成為華為、OPPO、小米等企業的合作伙伴。“除了加大5G布局外,我們還在探索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等領域。”光弘科技董事長唐建興表示。

這是惠州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側影。區域的發展不僅需要大項目,也需要大量有活力、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這對于穩定的制造業梯度結構具有重要意義?;葜萏岢鼋衲晷略?ldquo;小升規”工業企業700家。

近年來,惠州扶持優質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形成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7月19日,工信部公示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惠州16家企業上榜。目前,惠州共有2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這從相關的金融數據可見一斑:截至6月末,惠州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達1192.3億元,同比增長35.0%。先進制造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46.8%,高技術制造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56.4%。

當前,惠州先進制造業的占比越來越高。1—7月,全市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5%,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4.7%,比去年全年上升0.5個百分點;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3%,兩年平均增長12.9%,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3.5%。(●南方日報記者馬發洲)

關鍵詞: 惠州 規模以上工業 珠三角 電子產業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