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浙江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超2.8萬家 圍繞賦權和擴區展開建設

2021-03-31 13:27: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0年,浙江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超2.8萬家,進出口總額超4800億元人民幣,實際使用外資近12億美元,四個片區以占浙江不到1/400的面積貢獻了浙江14%的外貿和8%的外資。”

在30日舉行的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自貿辦副主任、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張錢江如是說道。

在浙江自貿試驗區迎來掛牌四周年、落實國務院支持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政策一周年、擴區建設過半載的重要時間節點,浙江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浙江自貿試驗區2.0版建設成效并發布新一批“十大標志性成果”。

圍繞賦權和擴區展開建設

浙江自貿試驗區2.0版建設成效如何?張錢江圍繞賦權和擴區兩方面展開介紹:浙江自貿試驗區賦權政策高質量落地實施,同時新片區建設有序推進。

在賦權政策高質量落地實施方面,一年前,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的若干措施》。截至目前,該文件提出的11個方面26項措施已經全部啟動實施,重點任務有效實施率達94%。

據介紹,浙江自貿試驗區賦權政策落地有三大特點,包括制度創新成效顯著、多項改革實現突破、重大項目及平臺建設進展順利。以多項改革實現突破為例,浙江自貿試驗區成功推動浙石化獲批2021年首批1400萬噸原油進口、200萬噸成品油出口、39萬噸低硫船用燃料油出口額度;完成全國首單全流程低硫油出口退稅業務及全國首單跨港區國際航行船舶供油業務……

從新片區建設情況來看,擴區半年以來,浙江自貿試驗區在政策支持、改革突破、重大項目推進等多方面發力,例如滾動推進102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約3580億元人民幣,涉及石油化工、服務業、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6大產業,全面覆蓋浙江自貿試驗區五大功能定位建設任務。

記者注意到,浙江注重發揮金融在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陸巍峰介紹,浙江自貿試驗區在跨境人民幣業務、外匯改革創新等多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例如,浙江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開展油品貿易跨境人民幣便利化試點,推出貿易資產跨境轉讓等多項創新業務。自其成立以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增長15倍,累計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累計幫助800余家企業從境外融資逾2400億元人民幣。

再發布“十大標志性成果”

聚焦近2個月落地浙江自貿試驗區的重大改革試點、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突破,現場發布了第三批“十大標志性成果”。記者梳理發現,浙江自貿試驗區創下多個“全國第一”和“全省第一”。

張錢江介紹,1月15日,浙江自貿試驗區落地全國首筆保稅油倉單質押融資業務。中國銀行舟山分行以1000噸保稅油倉單作為質押,為浙江海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辦理了50萬美元的倉單質押融資業務,成為解決油品貿易企業融資難題的新嘗試。3月12日,全國首艘多功能海事服務“舟山船型”成功下水。“得益于杭州片區全國首創的‘保稅進口+零售加工’進口模式,今年2月,咖啡進口原料保稅加工業務在杭州片區落地。國內消費者可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下單購買,咖啡成品次日即可送達。”

從浙江自貿試驗區創下的“全省第一”來看,1月21日,浙江自貿試驗區誕生浙江省內首張國際快遞經營許可證,由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向寧波片區路易通電子有限公司頒發,助力快遞企業拓展國際業務范圍。2月8日,浙江全省首家專門辦理金融與破產案件的人民法庭——義烏法院福田金融法庭在金義片區揭牌,助力浙江自貿試驗區打造優質的法治營商環境。

如何讓浙江自貿試驗區發展紅利進一步惠及更多企業和民眾?張錢江舉例介紹,舟山片區推行國際航行船舶轉港數據復用模式,將企業申報流程所需時間從1小時縮短至5分鐘;寧波片區在全國首創實施外國籍船舶“港口國監督遠程復查”機制,累計為航運企業節約成本1500余萬元人民幣……

在注重增強民眾獲得感方面,杭州片區在全國首創“保稅進口+零售加工”進口模式,不僅已實現咖啡等產品“線上下單、次日送達”,首批10萬粒品牌糖果還即將上線銷售。

張錢江表示,下一步,浙江自貿試驗區將著力推進數字自貿區建設、開展國家石油儲備改革創新試點、建設跨境電商全球退換貨中心、推進中國-中東歐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等,并推動超90項浙江省級權限下放,爭取形成5項左右制度創新成果面向全國復制推廣。(記者 黃慧)

關鍵詞: 自貿試驗區 注冊企業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