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探索智慧物流新藍海 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凝聚“港城力量”
2021-02-19 16:14:34 來源:光明網
地處萬里海疆中部綿延21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散布著金色海灘、美麗海島、豐沃漁場以及深水大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海洋資源為連云港發展物流運輸服務,打造物流生態圈厚植沃土。“十四五”開局之年,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滲透,連云港積極探索智慧物流新藍海,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凝聚“港城力量”。
來到中哈物流公司信息中心,工作人員正面對智慧平臺的大屏幕,實時操控軌道式龍門吊的運行情況。此時,在兩條3.8公里長的鐵路專用線上,鮮艷醒目的龍門吊上下起重,作業有序。“引入鐵路自動化裝卸系統,司機不用再爬到20多米高空作業,遠程操控即可。”中哈物流公司副總經理左學梅介紹。
在中哈物流公司財務負責人吳冬青看來,稅惠加持、服務添力成為開啟港城智慧物流“密鑰”之一。作為率先復工復產的行業,物流運輸在暢通抗疫“生命線”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智能化項目的深入推進,正好是需要資金的時候。”據吳冬青介紹,疫情發生后,連云港市連云區稅務干部明確專人對接,全面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第一時間內利用微信、短信等方式快速傳達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困難性減免、社保費減征、年度虧損延長結轉年限等政策信息,通過申報輔導及時紓解企業資金壓力。“去年我們享受了102萬元的社保減免,再加上穩崗補貼共計162萬元,最終企業利潤不降反增,總額13.99萬元,同比增長5.56 %。累計到發中歐班列553列,45408標箱,同比增加17.27%。新年里,我們將在信息化陸海聯運通道、中歐班列運輸全程無紙化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智慧物流之路。”
中哈物流只是港城“智慧物流”轉型的一個縮影。從“以港興市”到“一帶一路”強支點,從首批沿海開發城市到國家級自貿試驗區,連云港成為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物流中心,而全面可感、傳輸可靠、高效透明、信息對稱的現代物流“生態圈”正加速形成。
去年,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憑借其“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平臺項目,成功入選全省智慧物流降本增效改革“智慧物流主體培育試點”。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連云港港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對該平臺項目持續完善升級,助力打造綜合物流港。
“受疫情影響,市場拓展進度緩慢,稅務局提供了電話溝通、網絡辦稅咨詢服務,為我公司業務發展帶來很大便利。”財務總監陳鵬表示,去年企業享受社保減免93.22萬元和房產稅等稅費減免12萬元,相關控股企業享受稅費減免共計244萬元。得益于減稅降費政策,企業有了更充足的資金投入設備更新和技術研發。
“2020年,港口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依托供應鏈平臺拓展,有效解決貨物交易、配載、運輸、金融服務等一系列需求,在疫情期間優勢明顯。港口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52億噸,同比增長3.46%,完成目標任務。”港口控股集團董事長丁銳信心滿滿地說,今年,智慧港口將深度嵌入物流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多式聯運網,力爭集裝箱航線總數突破100條,海鐵聯運量實現100萬標箱,國際聯運量占比增至50%以上,進一步挖掘“兩基地一班列”、鐵公水全流程、自貿港便利化等品牌特色。
“十四五”時期,港城物流企業紛紛走出疫情“寒冬”,綠色、智能、現代物流場景正加速落地。用智慧物流服務牽起城市發展活力,這背后,連云港稅務部門的服務,仍將繼續……
關鍵詞: 雙循環與物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