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推出各式穩就業促就業的“新招” 拓展就業“新藍海”
2020-12-16 10:16: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疫情是對經濟社會的一次“大考”,同時也為勞動者職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15日,記者從江蘇常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獲悉,打造就業蓄水池、培育斜杠青年、制造業產線外包……各式穩就業促就業的“新招”,為企業穩住就業“基本盤”,拓展就業“新藍海”。
“后疫情時代,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通過共享平臺助推跨界復工,正催生出更多的斜杠青年”。常州米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常州市首批特許的靈活用工新經濟平臺9家試點單位之一,疫情期間脫穎而出,成為常州增加就業的新載體和新渠道。公司負責人戴卿輝表示,盤活賦閑勞動力正是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后疫情時代的新機遇。
所謂“斜杠青年”,是指不滿足于單一職業的束縛,投身多重職業、擁抱多元生活的青年人群。
陳先生是一名外貿公司經理人,疫情前,收入主要來源于業績提成,在疫情沖擊國際貿易后,他萌生了打零工的想法,通過米倉科技開發的“稻米倉”小程序,注冊成為了一名兼職自由撰稿人,施展才華的同時,也“豐滿”了自己的“荷包”。
據悉,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成功為400多人找到合適工作,預計今年交易額突破8000萬元。
“今年受疫情影響,用工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制造業面臨不小的壓力。”位于江蘇常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科瑞爾服務外包集團,通過拓展制造外包業務,使得現代服務業與傳統制造業“兩業”融合??迫馉柗胀獍瘓F董事長楊曉東向記者介紹,選擇制造業產線外包是企業轉變用工模式的重要出路。
常州市天寧區人社局局長葉平介紹稱,所謂制造業產線外包,是指生產企業把一條或者幾條非核心生產線外包給勞務服務公司,由生產企業提供廠房、機器設備,外包方自行招募員工、自主經營管理,最終以計件制與企業進行結算的一種模式。“這種用工模式的優勢在于,一方面傳統生產型企業可降低成本、規避用工及經營風險、專注于核心業務;另一方面勞動者處于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的‘用工周轉池’內,可以相互調劑,避免了生產淡季被裁員或工資減少的風險。”葉平說,目前常州許多制造型企業正嘗試產線外包,涵蓋通訊設備類、精密機械類、建材類、光電類等,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常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正朝著“兩業融合示范區”這個發展目標邁進。(徐蕾 朱文青 唐娟)
關鍵詞: 就業促就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