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一上幼兒園就肚子痛 罪魁禍首原來是“分離焦慮癥”
2018-08-29 14:31:25 來源:武漢晚報
才入園一周,3歲的軒軒從哭鬧不止演變到肚子疼、臉色蒼白。8月28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專家檢查發現,軒軒是得了嚴重的“分離焦慮癥”。
上周,軒軒成了一名幼兒園新生,可他卻非常不情愿上學,每天送他去幼兒園都要上演一場哭鬧大戲。周一早上,軒軒說自己肚子疼,媽媽宋女士覺得他是不想去幼兒園而故意撒謊,可孩子確實臉色蒼白、滿臉是汗。媽媽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帶他到社區醫院檢查,卻并未發現明顯異常。了解到軒軒的情況后,醫生認為是心理因素導致,推薦宋女士帶孩子到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就診。兒保科主任汪鴻了解軒軒的日常生活環境和習慣后,結合有針對性的檢測,確診他是得了嚴重的“分離焦慮癥”。
原來,軒軒從小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非常寵愛孫子,大部分時間都讓他呆在家中,偶爾和小區小朋友玩耍時,只要看到有大點的孩子或寵物靠近,爺爺奶奶也會趕緊護著孫子離開。這導致軒軒從小就非常缺乏安全感,害怕去人多的地方,更恐懼與陌生人接觸。進入幼兒園后,軒軒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失去爺爺奶奶的保護,媽媽又每天強行把他“丟”在幼兒園,過度的恐懼情緒引發了身體上的不適。
汪鴻為宋女士進行了詳細指導,幫助軒軒進行心理建設,逐漸培養他的自信心,慢慢克服恐懼心理,并定期到兒保科做心理疏導,讓軒軒調整情緒。暑期結束,各地幼兒園陸續開學,“分離焦慮”也逐漸來襲。汪鴻建議,家長可以在開學前1周左右開始對孩子進行心理建設,幫助他們提前認識和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制定入園后作息時間表、減少孩子的娛樂時間、多跟孩子講講學校的趣事;還可以為孩子舉辦一個小小的“升學儀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成長,用鄭重的儀式感沖淡對新生活的恐懼。(記者 黎清 通訊員 周建躍 黃潔瑩 王雯倩)
相關閱讀